电镀基础知识讲座(十九)

第十九讲──电镀的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

1 前言

电镀基础知识不单指工艺技术方面的常识,也包括最基本的管理知识。一方面,技术与管理密不可分,一种良好技术的应用,必须有良好的管理作为支撑,否则发挥不出应有功效;另一方面,企业的效益不仅来自于技术,也来自于管理,在某些情况下,管理产生的效益甚至大于技术。多年前,笔者与日本电镀专家座谈时曾请教过:“日本的电镀已很先进,你们是怎样不断提高效益的?”回答很简单:“40%的效益来自于管理。”

然而管理涉及的面太宽,不同规模、不同体制、不同层次企业的管理要求又不一样。不少乡镇、个体电镀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很低,很多企业还处在粗放型阶段。比如对人的管理还处在“布谷鸟不叫就杀了它”的原始管理阶段,离“布谷鸟不叫就要设法让它叫”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的第二阶段还有差距,谈不上现代行为科学管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样是作者扶植过的厂,有的从白手起家发展到了千万元资产;有的却因不听劝,或决策失误或管理无方而垮掉;也有的好不容易起死回生,但笔者离开两三年后又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本讲只谈管理方面最基本的内容。

2 电镀的安全生产

“安全第一”、“安全重于泰山”、“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是人人都会喊的口号,但要真正将安全生产落实到位,防患于未然,却非易事。事故都属意料之外的偶然,若系必然则属于自杀行为了。在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多数企业都面临多重挑战,的确要把安全生产作为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来抓。

安全生产涉及软件与硬件两大方面内容。软件方面如:职工入厂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都要求文字记录在案,以备各级主管部门随时检查),制定各工种安全生产规程并上墙,制定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管理网络图,安全生产日常检查与隐患整改记录,压力容器年检报告,按“三不放过”原则的安全事故分析会记录,等等。硬件则是保证实现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具体到各项安全生产,也涉及到许多内容。

安全生产所包括的内容很多,如人身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设备安全、治安安全等。

企业法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管生产者必须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2.1 职工安全教育

领导不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出了事故,领导应负全责。若认真进行安全教育后职工未按要求办,则职工本人应负相应责任。

(1)对新入厂的职工进行上岗前的入厂安全教育:交待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所从事工种的安全生产要求及安全职责,重点要掌握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用器材及防护用品使用方法等,要做好文字记录。

(2)日常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知识教育课、安全生产练兵活动,出了事故后进行事故分析会及教育等。

(3)安全宣传:办安全生产板报、墙报以及安全生产情况简报,制定安全生产标语口号,举行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

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决不能怕耽误生产时间或舍不得安全教育投入。即使上班没有时间,也要在业余时间进行,否则职工缺乏安全生产意识,一旦出了事故,不但经济上得不偿失,而且领导或企业法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2 人身安全

保证人身安全是安全生产的第一大事,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2.2.1有毒化工材料的管理与使用

电镀作业的特点之一是不可避免地会用到多种低毒、高毒甚至剧毒的重金属和化工原材料。技术只能逐步走向先进与完善,某些工艺至今尚无法避免使用剧毒的氰化物。生产操作者在与这些毒物打交道时,若不认真按科学的规程去办,会直接危害其人身安全,引发恶性事故。这里重点强调一下对剧毒氰化物的使用要求。

国家对于剧毒物的生产、购买、运输、贮存与保管、使用、处置都有一整套严格要求,必须认真执行。使用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行严格的领用制度,领用时必须认真计量、登记。早年笔者在国营企业尚有氰化镀锌、镉、银时,领用氰化物必须工厂保卫人员、电镀车间主任、生产工人同时到场,到工厂化工库中专用库房过称、登记,领取后一齐前往镀槽边,溶解完全并全部加入镀液后才能离开。现有一些企业,任凭工人去库房拿取,不但不计量登记,用不完的氰化钠随意放在槽边,想加就加,下班了也放在那里,实在危险。

(2)操作者应懂得相关使用知识与使用要求。有的厂觉得难办:若不讲危害,可能出事;若讲清楚了,又怕工人害怕而不愿操作。但还是不能不讲。举一实例:某集体电镀厂翻槽过滤氰化镀铜液后,一工人清洗镀槽时见槽壁及底部的积垢水洗不干净,于是照清洗亮镍与镀锌槽的办法,用布沾盐酸抹洗,结果槽内产生大量氰化氢毒气而被毒昏于槽中。幸亏发现及时,送医院急救才免于一死。厂长得知后脸都吓白了,因为如果出了人命,作为法人代表的厂长就得坐牢。这就是工人不懂基本知识造成的。所以,能不用氰化电镀就不要用;非用不可时,不要搞“愚民政策”。

(3)按要求,氰化镀槽必须加盖,停用时盖好、上锁,以免镀液遗失。

(4)废旧的氰化镀液在弃排前必须先作无害化处理。也举一实例:20世纪70年代中期,用锌酸盐镀锌取代氰化镀锌时,某国营企业电镀车间一班组长,在别人开会时独自悄悄地将氰化镀锌液抽出直接排掉。废液流入河中,鱼死浮出,农民都来捞鱼吃。所幸发现及时,时值下大雨,工厂赶忙派人沿河置守,回捞死鱼,并将工厂库存近百吨的硫酸亚铁往河中倾倒解毒,场面可谓惊心动魄。

(5)不允许赤手接触氰化物及含氰镀液。沾有毒液的工作服应及时清洗、消毒(简易办法是用硫酸亚铁溶液浸泡),且不允许带出生产车间。氰化镀槽周围严禁吸烟。操作后,工人在下班前洗澡。

2.2.2 配置使用劳保防护用品

企业必须对生产工人发放相应的劳保防护用品,如耐酸手套、胶靴、围裙、口罩、防护眼镜等,并督促其在作业前穿戴好,特别是要接触有毒化工材料、浓硝酸、浓硫酸、固体苛性碱及磨抛光作业,损坏后应及时更换。

2.2.3 防止意外的人伤事故

意外人伤事故多数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料,因此要加倍小心防范。例如:

(1)起吊重物时,下面严禁站人。

(2)垫高的踏脚或走道应保证完好无损,高度超过半米应设防护栏。电镀废水处理池边也应设防护栏。

(3)人行道及操作走道必须畅通,不得拖放水管、过滤机管道、直流汇流排等。

(4)修理高空行车等临时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上梯子接线等必须有人扶稳梯子。

(5)抛光机轴头螺旋丝口磨损后应及时维修、重新车丝,防止抛轮、磨轮打滑飞出。

(6)大件零件手工作业需多人配合并有人指挥、协调作业。

(7)生产场地严禁嬉戏打闹。

(8)防止烫伤,特别是化学烫伤、烧伤。高温发蓝补加冷水时,溶液容易飞溅而引发事故。某乡镇企业用煤灶加热化学煮油槽,因槽底淤泥及掉件多,不传热,突然爆裂,煮油液飞溅而出,伤及工人,治疗花费近五万元且导致该工人留下终身眼疾,损失惨重。某集体企业一工人用铝罐倒浓硝酸,结果导致腹部大片烧伤而住院。类似事故并不鲜见。

2.3 用电安全

电镀车间用的电器特别多,到处都有电器开关。由于车间的腐蚀气氛重而且潮湿,因此容易发生不安全用电的人伤事故。

2.3.1 安全电压

因环境潮湿情况不一样,规定的人体安全电压有36V、24V和12V三种,电镀宜按24V要求。超过安全电压,可能发生用电人身安全事故。

2.3.2 电击与电伤

电流是危害人体安全的直接因素。人体允许流过的安全电流为0.05 A,即50 mA,特殊情况下限于0.02 A。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0.1 A时,即有死亡危险。

每个人的电阻(特别是皮肤电阻)不尽相同,故有的人对漏电现象很敏感,有的人则差些。触电损害,一是取决于触电部位,从手到脚经过心脏最为危险,因神经受损易知去知觉;二是取决于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时间,作用时间越长,人体电阻会越来越小,通过人体的电流不断增大,危险性加大。有时很短时间被弹一下而觉得麻手,危险并不大,但此时若从高处跌落,就会造成其他伤害。

电击会造成器官内伤而外表不留痕迹,此时危险很大,易致死。电伤指仅造成外伤,不伤及内脏,其危险性相对低些。若同时遭受电击与电伤,则危险性最大。

当两线触电时,承受380 V电压,电压较高,危险较大。若站在地上仅触及一根火线,承受220 V电压,危险相对小些。当人站在地上,有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高压,即使不触及电线,强大电场也能击穿空气,造成高压触电。当电源零线接地不良而火线上又无可靠保险时,火线若接触地面,在附近潮湿地面上可能触电。雷击时,有时并不被雷电直接所伤,但雷电与地相接,附近地面会产生“跨步电压”而使人受伤(因强大电场与地面电阻,不同距离间存在电位差)。

2.3.3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1)在无可靠保护措施及用电经验时,不要带电作业(如接电线与取电线)。

(2)裸露接线头必须马上用电绝缘胶带包扎牢靠,不允许弃之不管。

(3)用电器具上必须加装容量合适而不能过大的保险。不允许随意用铜丝代替保险丝。零线上不允许串接保险。选用自动空气开关时,容量应与用电器相匹配。若一个自动空气开关管多个电器,各用电器应分别串接小的容量合适的空气开关或分保险。

(4)用电器外壳必须妥善接电源零线或专用地线。特别强调一下:溶液电加热器外壳必须保护接地。电加热器未设接地线头是不对的,此时可用镀厚锡铜线与外壳缠紧接地。电加热器的接线引出部位必须良好密封绝缘,一防热蒸汽及溶液气体侵入电加热器内造成严重漏电,二防接线与外壳间漏电。电加热器不但因感应电而易使溶液带电,而且若外壳漏电,则溶液带电更甚。溶液带电后,一方面会造成人伤事故,另一方面镀液中的杂散交流电会影响电沉积效果,使镀层出现不良故障。

(5)因电镀车间酸碱烟雾及湿气的不断积存,电器开关(特别是外露闸刀开关)及整流器内高压部分很易发生严重漏电。应定期在关断总电源的前提下先用拧干的湿布擦洗干净,用干布擦干或再用电吹风吹干后使用。

(6)单相用电器开关应接在火线而不能接在零线上。移动式照明灯应采用36 V低压灯泡,经变压器将220 V电压隔离并降压为36 V后供电。

(7)对于工程电泳、铝件硬质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等需要高直流电压工作的工艺,手工操作时宜关电后或在36 V电压以下取、放挂具。

(8)不允许乱拉临时线路,更不允许将电源线扔在地面任人踩踏或被运输小车碾压。

(9)闸刀开关检修或更换保险丝时,胶盖及固定用螺栓不能乱放,以免丢失,应及时安装好,不允许开关导电部位裸露。

(10)发现电器或开关有漏电时不能置之不管,应尽快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11)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再对受伤人员实施急救,而不能在慌乱中去拉人,以免发生连环触电事故。

(12)对老化电线应及时更换铜芯线。当增加用电负荷后,应加大供电铜线面积及总开关的容量。

2.4 消防安全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电镀车间到处都是水,不会发生火灾,而忽视消防安全。其实这是不对的。全国各地都发生过电镀厂消防事故,严重的整个车间被烧毁,损失上百万元。电镀出现火灾与火警事故有多方面原因。

2.4.1 自燃性火灾与火警

(1)酸洗钛时自燃性爆炸。20世纪70年代中期,笔者所在的国营单位用硝酸加氢氟酸酸洗短截钛管,因装载量过大,反应剧烈,钛在酸洗液中突然冒火花自燃,随即酸洗槽爆炸,损失惨重。

(2)抛光风道中积存的棉绒因磨光产生的火星引入,在风道内发生燃烧。

(3)细微的锌海绵状物发生自燃。滚筒外面沉积的锌,电解处理镀液时电解板沉积的海绵状锌,以及因镀件脆而掉落的锌渣,在干燥或日光曝晒下都可能发生自燃。

(4)强氧化性浓硫酸或浓硝酸泄漏,与木柴等有机物发生氧化、硝化作用后发生自燃。硝化棉本身就是一种炸药。

(5)电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混合,若受导电时产生的火星引发,会发生爆鸣燃烧。这在电解除油、锌酸盐镀锌时以及在滚镀锌滚筒内,都时有发生。

2.4.2 易燃物燃烧

(1)电解或化学除油产生的浮油或溶剂清洗后的废弃物倾倒流入水沟后会浮于水面,若工人不慎丢入烟头,则在水沟内起火燃烧。

(2)电烘箱内爆炸燃烧。用电烘箱烘烤溶剂型镀层罩光漆,若烘箱排风不良,溶剂挥发后与电热丝接触,或罩光漆滴在电热丝上,会引起烘箱爆燃。

(3)塑料槽燃烧引起火灾。2007年底,某厂新建自动线试车时,电加热器紧靠PP塑料槽,因干烧,PP槽燃烧,继而烧坏行车、房顶等,直接损失近20万元。

再举一个例子:某个体户对钢铁件高温发蓝后,在炭火炉上加热机油进行油封,油滴入火中引燃热油,还用手去端油锅,结果双手及手臂重度烧伤。

2.4.3 电器火灾

(1)因线路老化、负荷过重或老鼠啃咬,造成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2)整流器内用线过细而超负荷或受潮部位发生短路引发整流器燃烧。

油火、电器火灾是不能用水来灭的,故电镀厂应备有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保证它们处于良好状态,并让职工学会使用。

2.5 设备安全

电镀厂不可能对一切设备都有备份(特别是大功率直流电源),有时一台损坏则全线停产。为确保设备安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使用设备前应认真读懂设备使用说明书,按说明书正确操作。如过滤机泵若未先灌注引水即开机,在试机时就可能因干磨而损坏。举一个可笑的例子。某厂新购一台风冷式硅整流器,接线后按整流器启动按钮,无法启动,立即打电话找厂家来修,殊不知使用说明上写得清清楚楚:为保证风冷,主机与风扇交流接触器是互锁的,要求先启动风机,再启动主机。未先开风机,主机则不能启动。害得电源厂家白跑了一趟。

(2)避免三相电器缺相运行而烧坏三相电动机或导致电加热器无法加热控温,整流器输出直流纹波系数加大。

(3)及时进行清洁保养。一级保养应由操作工人进行,如保持设备卫生清洁,减速箱等及时加油、换油等。专职维修工应定期巡检设备,发现有故障时及时处理排除,以免发展为大事故。维修应以维护为主、修理为辅。及时维护可减少因修理造成的停产损失。作者在国营企业当表面处理车间主任时,每周必带生产班组长及维修人员,对遍布全厂的各小组巡检一次,设备有小毛病即记录在案,限期整改、维修。

(4)锅炉、氧气瓶、乙炔瓶等压力容器应按国家及各级地方规定,认真进行年检、处理,遵守使用与保管的相关规定。

2.6 治安安全

电镀厂的治安安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职工间不许打架斗殴,以免发生刑事案件;二是防盗。

一般外来盗贼最喜欢偷铜材,挖洞、翻墙等入厂取走铜阳极板、导电杆、调压器的盗案时有发生,而一般这类案件报案后也很少被侦破。内外勾结者则较懂,镍阳极、镀好但未发货的铜件等值钱的东西都偷。乡镇企业多养狗防外盗,但对内贼不大起作用。现在安保器材已很便宜,有的厂开始安装电视监控、红外报警、多普勒报警器等,逐渐走向现代治安安全防护。

职工内也有手脚不干净而偷别人钱财的。有的电镀厂在发工资后放假半天,让工人将钱寄回家或存进银行,身边尽量少留现金。

3 电镀的清洁生产

实行清洁生产是21世纪初提出的新课题,也是不少旧、小电镀厂面临的严峻挑战。清洁生产不是指打扫好环境卫生,也不是指在清洁卫生的条件中生产,而有其特定的含义。

3.1 清洁生产是电镀厂的必由之路

3.1.1 我国和国际政策法规的要求

清洁生产是指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工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污染控制与预防以实现“废物最小量化”的一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方式的“源头削减”战略,并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紧密相关。

由于电镀是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环境的作业,因此首当其冲。

我国于2003年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于2004年8月16日起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各地方政府也提出了一些实施细则要求。既然已用法律形式提出,就成为了强制性的规定,由不得企业愿意与否,都要照办,不执行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国际上,欧盟于2003年1月27日通过《关于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即RoHS指令)。其中与电镀密切相关的4(1)款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市场上销售的新电子电器产品不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溴联苯和聚溴二苯醚”。当然,经征求意见后,连欧盟成员国自己也认为因技术与设备等尚未发展到绝对不允许含有上述6种有害物的程度,又提出了“豁免令”清单,并征求意见后作了修改,提出了23项领域或加工工艺中允许含有这6种物质。我国也提出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被称之为“中国的RoHS指令”。

另有WEEE指令(《电器与电子设备废弃物指令》)、ELV指令(《关于报废汽车的技术指令》)等法规。

若不执行相应国际法规,我国出口产品将会受阻,蒙受损失,电镀行业也会丢失许多加工业务。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充分利用RoHS指令豁免清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从全球环境保护角度出发,环保法规会越来越严;从设置贸易壁垒、全球市场激烈竞争看,科技整体落后的不发达国家会处于不利地位。

3.1.2 企业生存的要求

既然有法律法规摆在面前,产生污染的所有行业、高耗能的行业都将面临“重新洗牌”的挑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会更加明显地显现。一方面,实施清洁生产需要巨大的技术与资金投入,要求管理水平的极大提高,因而不具有技术与资金实力的老企业、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另一方面,地球资源逐步枯竭,初级原材料产品同样面临环保、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作为能源、有色金属、多种化工材料消耗量大的电镀加工作业,更面临着双重压力与多方面的挑战。各电镀厂点都应该认真考虑自己的生死存亡问题。

若清洁生产搞得好,环境与经济效益都可提高。二者相辅相成,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在各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造条件。

3.2 实现清洁生产的诸多具体问题

客观地讲,我国多数中小电镀厂点(特别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在环保方面的历史欠账太多,而企业的资本积累很少,经济实力很差。若真正按清洁生产要求,不少工艺的整个布局都要推倒重来。经济落后地区或地理位置不具有优势的地区,加工业务量本来不大,加上厂点过多(其中有不少是“黑户”),相互压价,以低质量混饭吃,要实现高效率自动化生产也不现实,实施清洁生产的难度更大。内地的电子电镀多仅限于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乡镇、私营企业有能力涉足者很少。

3.2.1 加强行业规划,实现观念更新

电镀企业不能再追求小而全,见什么业务都想争着做。比如镀金、镀银、镀古铜色等铜合金,这些尚离不开氰化电镀,如果许多厂都搞那么一点点,即使废水量很少,但都还得搞一套含氰废水处理设施,那么既不现实也不划算。对这类加工,各地行业协会应发挥作用,集中扶植一两个厂点专门从事。大件镀锌(如电灯杆等),要处理盐酸酸洗废气,手工作业时连抽风都无法安装,这类工件应由有行吊的大型厂点专门进行生产。专业化定点生产,对某些加工而言是可行之路。

3.2.2 一般电镀厂点可以办到的事

3.2.2.1 采用低污染工艺

清洁生产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从污染源头抓起,尽量采用污染少的工艺。

【例1】尽量采用无氰工艺。国外对氰化电镀并不卡,只要求含氰三废完全处理达标。我国国情不同,原要求从2003年起禁用氰化电镀,后从实际出发,改为“在预镀、镀取铜合金、贵金属电镀上暂缓淘汰氰化电镀”。除某些军品、航空、航天、航海等零部件尚要求氰化电镀外,一般加工件凡能不采用氰化镀的最好都不采用。例如对于钢铁件预镀铜,从工艺与设备两方面同时改进入手,已完全能够取代氰化镀铜,其中以HEDP有机多膦酸盐镀铜最为现实。在此基础上稍作改进,也能实现锌压铸件预镀无氰碱铜,且成本并不比氰化预镀铜高,镀液深镀能力及阴极电流效率远高于氰化镀铜。

【例2】低铬钝化已成功应用多年,近年来采用“增蓝剂”染料着色加蓝的办法,使超低铬一次蓝白钝化的工艺和产品外观稳定性得以大幅度提高,在大生产中应用日广。对于低铬、超低铬彩钝,大生产中的关键是杂质多后应及时更新处理,以免逐渐由低铬转变为中铬、高铬,失去低铬钝化的意义。

【例3】铜件无黄烟光亮酸洗工艺已大生产应用多年,其废气中虽然也有氮氧化物,但处理起来比处理“黄龙”简单得多。大生产中主要应掌握好调控方法。

【例4】采用低浓度工艺。许多人都在研究低浓度光亮镀镍,现已有成功工艺问世。在采用光亮酸铜工艺已有较好光亮整平性的基础上,多采用厚铜薄镍以降低成本。这种情况下,低浓度镀亮镍是有意义的。对亮镍层厚度有要求的产品,低浓度镀亮镍因允许阴极电流密度小而生产效率低。这与装饰性套铬及尺寸镀硬铬是否宜采用低浓度镀铬有类似关系。

3.2.2.2 采用回收措施

回收是指镀件在出镀槽后先不作流动水洗,而是在静态纯水或适当的水溶液中浸洗,先洗去大部分镀液,再在流动水中清洗干净。若回收水可反掺入镀液而又采用多级回收,则又称为静态逆流漂洗。此时回收水是从末级逐级向上反掺的。若第一级回收水掺入镀槽后直接对其补充清水,则失去多级逆流漂洗的意义,仅相当于只有一级回收。

回收是一种物料节约措施,也能大大减轻流动水洗后废水处理的负担和减少费用,对两头都有利;但其缺点是镀液中的杂质也同样被反掺入镀液了。比如焦磷酸盐镀铜液中水解产生的有害正磷酸根易在镀液中积累。因此,回收对镀液本身的维护、去杂,要求更高。镀铬用工业铬酐中总含有硫酸,铬酐本身会被电解消耗,而硫酸不会,故采用多级回收后,镀液中的 含量往往有增无减。未经试验确定时,不要轻易补加硫酸。而对于装饰套铬液,可在试验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碳酸钡,以沉淀反掺回镀液中多余的 。

回收液的出路有两条。第一,当镀液蒸发量较大时,直接反掺于镀液以补充蒸发的消耗,如镀铬、镀亮镍、加温的镀暗镍、高温碱性发蓝、电解除油等工艺。第二,对于不加热的镀液,因蒸发量很小,对于镀锌之类回收价值不大的工艺,一般不设回收;回收价值大的镀液若无法直接反掺完时,有时只好采用蒸发浓缩或反渗透技术浓缩后反掺,或再用电解法、化学法等回收有用金属。

回收水并非都宜用纯水。例如,镀镍液宜用pH为4.5~5.0的酸性水回收,否则回收水中的Ni2+易水解为Ni(OH)2沉淀。相反,对于HEDP无氰碱铜液,回收水应先用KOH将pH调到9.3~9.5,才能保证回收水中的Cu2+处于配位状态而不致于水解为Cu(OH)2沉淀。

3.2.2.3 减少跑、冒、滴、漏

镀液的跑、冒、滴、漏会造成直接损失。冲洗完流失于地面的镀液之后,还要对冲洗水作废水处理,两头都损失。减少跑、冒、滴、漏并不是很复杂的事,例如:

(1)取槽时挂具在镀槽上停留一段时间后再回收或水洗,不能只图快。

(2)在镀槽与回收槽及清洗槽之间加一块带边的槽间倾斜塑料板,避免因槽间距离过大而使镀液滴流入地坪。

(3)在镀液翻槽过滤时,将底部泥渣、活性炭等收集后手工过滤干净镀液,而不要一齐倒掉。

应养成节约点滴镀液的良好习惯,积少成多。

3.2.2.4 采用节水措施

(1)喷淋清洗比浸洗节水。喷淋无非要一次性投资喷淋设施。

(2)采用多级逆流漂洗。三级动态逆流漂洗比单槽清洗节水90%。有关这一技术理论计算的文章早已发表过多篇,但多年来难以推广,其原因是:对于手工操作,不但生产线拉得很长,而且会大大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因而不受欢迎或不予执行;对于自动线生产,生产线也拉得很长,不但一次投资加大,而且生产效率降低。实际生产中,对镀铬设有三级回收的,无人在场督促时,多数情况下也只洗一道。大件镀锌、镀硬铬等加工,有时就直接用水管冲洗。

以下介绍几种单槽清洗的节水方法:

(1)清洗槽应设计合理,从下部进水,通过水平溢流板上部溢流出水。有的清洗槽直接用水龙头从上部进水又在上部出水,造成干净水“短路”,槽中水很脏,只好经常换水。清洗槽设计过大,交换也不会及时,用水量加大。

(2)采用电导控水法。电导控水在国外早已应用,但国内至今无人重视。由于电镀所清洗的大多是电解质溶液,清洗水越脏,其电导率越大。电导控水就是用惰性电极测定清洗水的电导率,与可调整的预置电导率比较后,给出一个控制信号。当清洗水的电导率高于预定值时,开动一个小的电磁阀供给干净水;当电导率下降到设定值时,电磁阀自动关闭,停止供水。上世纪70年代,笔者开发过一种电导控水仪并申请了专利,实测比单槽长流水清洗节水50%~70%。

(3)从管理上入手。多年前有单位在每个清洗水槽上加装一个水表,实行万元产值定额耗水,节约有奖,超过罚钱,有效避免了长流水现象,节水率大于40%。

3.2.2.5 采用投资不大的简易处理方法

例如,对镀铬二级回收后,在含亚硫酸氢钠的酸性液中浸洗一次再水洗,六价铬即被还原为三价铬,省去废水分质排放再还原的麻烦;镀镍后在含碳酸钠的碱性液中浸洗,生成碱式碳酸镍,过滤回收沉淀物,可直接用来调高镀镍液的pH。这类槽边处理法叫“兰茜法”,值得推广。

3.2.3 不断提高水的回用率

如果真正实现废水的“零排放”,电镀厂就可不设排污口了。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不能把镀镍等某一单项镀种采用粗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而实现电镀镍清洗水的微排放,夸大宣传为整个电镀废水的零排放。设备生产厂家赚了钱而害了广大的电镀厂。成都市某县环保局听信了这种夸大宣传,要求2008年下半年所有电镀厂实现零排放,电镀厂不许设排污口。这能办到吗?某电镀厂以前花60多万元上了一套不好用的化学法处理设备作摆设,实际还是在3个积水池中分别用老式化学法处理。为此禁令,又花60多万元上了一套膜分离装置,化学法处理后再作深度处理回用。据介绍,用美国进口膜,换一次膜就要10余万元,操作很正常时,膜的寿命也不过两年。无奈之下,该厂只好在晚上将3个废水积水池抽空直排,并舍去了月加工产值达10余万元的大件镀锌业务,以减少废水量,白天只处理一点点废水。“零排放”迫使企业弄虚作假,实在是罪过呀!

对于废水回用,只能在尽量减少废水量的前提下逐步实施:第一步,对于化学法处理达标的废水,部分回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镀前处理作清洗水,部分用于浇树浇花、水冲式厕所用冲洗水,剩下的部分排放;第二步,经济实力足够时,对化学法处理后的中水,再用膜分离技术作深度处理,净水回用于镀前清洗及镀后需用纯水清洗等要求水质高的场合。

对于镀种不太复杂、加工附加值高、对水质要求严的全自动电子电镀生产线所产生的废水,可直接用膜分离技术或离子交换法作深度处理后回用。离子交换法的阳柱洗脱液中的重金属再辅以化学法处理。

3.2.4 加大技改投入

实现清洁生产少不了技改投入。不少老电镀厂的镀槽都无抽风而是开敝式作业,改造任务很重。国营企业的电镀车间改造(不少厂遇到置换地皮搬迁,新建时应将清洁生产纳入规划)有国家投入,而军工产品不宜外协加工,这个钱还肯花。乡镇私营企业效益好的,不要挣了钱就分光、花光,应先留足企业改造资金,分步进行改造。对于本身就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效益差的企业,当连以歪门邪道求生存的路子都走不通时,只能被淘汰。

清洁生产已是法律法规,电镀厂点要想生存下去,就要想办法逐步实现,这就是现实。

本文来自《电镀与涂饰》2010年第29卷第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