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基础知识讲座(十七)

第十七讲—赫尔槽试验(三)

6赫尔槽试验的应用

赫尔槽试验有多方面的广泛用途。举例如下。

(l)判断化工材料的质量。在伪劣产品充斥的情况下,对所购化工材料是否可用(特别是杂质多的、用废旧材料制作或实际含量低的工业品),务必先通过赫尔槽试验判定能否用、用量要多大。不经试验而贸然加入生产大槽,加进去容易,取出来就难了(如不少工业硫酸镍都含有 及铜杂质)。

(2)确定添加剂的加入量。无论添加剂开发还是生产液中各种添加剂的调整,赫尔槽试验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最佳实验手段。

(3)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通过赫尔槽试验确定最佳pH,液温,搅拌方式及搅拌强度,大生产允许阴极电流密度范围等工艺条件。特别要讲一下生产阴极电流密度范围的确定问题。如图1所示,若试片全光亮范围在AB之间,则在AB中点C上画一条线,再在CB上距离C点 CB处取一点D,依据试验所用电流,确定C、D处的阴极电流密度,下限为D的对应值,上限为C的对应值,即大生产所用阴极电流密度范围只能是DC之间。若以A、B对应的阴极电流密度作为限值则错了。原因是:实际生产中工件形状复杂,加之阴阳极距离、工件装挂方式等几何因素影响及阳极分布的影响,大生产必须留有足够范围的阴极电流密度余量。

图1 由试片光亮范围确定阴极电流密度范围

Figure1 Determination of eathodic currcn tdensity according to the brlght deposit area of test coupon

(4)测定镀液的分散能力。试片镀厚一点,用小探头测厚仪测定不同点的镀层厚度,可比较镀液分散能力。有赫尔槽三点法与八点法两种,在此不再赘述。

(5)判断镀液的深镀能力。有文献介绍的方法是:试片背面不绝缘,镀后看试片背面镀层状况来判断深镀能力。这是不恰当的,原因是每次试验时试片与槽壁紧贴的程度不一样,试片薄时有的并不很平整,背面镀层状况大不一样,试验无重现性、可比性。正确的方法是:对背面绝缘的试片,逐渐减小试验用电流,直至低端有漏镀现象,在同样电镀条件下比较低端漏镀范围。所用电流越小、低端漏镀越少,则镀液深镀能力越好。

(6)确定杂质的影响及处理办法。对难以分析而对电沉积影响又大的杂质,可用赫尔槽试验来判断及寻求处理办法。对己有明确认识的杂质影响,易于判断。比如镀镍液中有硝酸根,会造成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烧焦起皮处发黑,低电流密度处镀层漏镀。其快速去除的办法也是笔者采用赫尔槽试验寻求出来的,可参见《电镀与涂饰》2007年第2期54~55页。对未知杂质的判定则比较麻烦,需做大量试验。

(7)判断主要材料的含量或加入量。如氯化钾镀锌液中的氯化钾、氯化锌、硼酸等,许多工艺的主盐浓度、络合剂多少等。具体内容很多,故不详述。

(8)判定镀层脆性。已在第十四讲举过采用赫尔槽试验判断亮镍层脆性的例子。

7 赫尔槽试验的局限性

赫尔槽试验的局限性也是有的,并非万能。例如:

(l)难以直接判定合金电镀时镀层合金的比例。仿金镀有经验时,尚可由镀层色泽大致判定合金比例,并寻求接近24K金色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但对于锌一镍、锌一铁、镍一铁等合金,则只能依靠分析化验了。

(2)难以判定不同材质的电镀效果。试验时用铁试片或铜试片,铸造铁件、粉末冶金件、钦一铁一硼等多孔材质以及钦、铝、可伐合金等难镀金属的电镀效果很难判定。

(3)对非电沉积的化学镀、转化膜形成技术、化学与电化学抛光等工艺几乎无能为力。

8 试验结果不能指导生产的问题

有的人因为试验结果用于大生产时的不一致性,而对该试验不重视或持否定态度,是不对的。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l)取液不具有代表性。有的低档电镀厂过滤设备不到位,镀液很脏,调pH、补加添加剂、补充蒸发水后,只敢在液面附近轻微搅拌一下,因为若搅匀了则底部沉渣泛起,镀层粗糙而无法生产。若试验从镀液表层直接舀,则不具有代表性。应采用分析化验取样法取样:在镀液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用取液管分别取液,混合均匀后做试验。若对亮镍等硼酸含量高的镀液取冷液做试验,则硼酸含量显示不足。应在镀液加温并将槽底硼酸结晶认真搅溶后,取热液做试验。

(2)所用试验电源的纹波系数与大生产整流器的不一样。若大生产用电源的输出直流是低纹波的,而实验所用单相小整流器输出直流的纹波系数很大,则试验效果与大生产效果不一致。反之亦然。试验用电源的直流纹波系数应与大生产一致才行。这就要求试验电源应有多种输出直流方式供选择。脉冲电镀应采用脉冲直流小电源,且频率、占空比等参数与大生产相一致。

(3)试验时马虎大意。赫尔槽试验时必须讲求科学,态度严谨,否则得不出正确结果。本讲对该试验提出了许多严格要求近乎苛求,但却是笔者几十年的应用经验总结,有其中一条未办好都不行。“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科技工作者无十分认真的精神,只会一事无成。

本文来自《电镀与涂饰》2010年第29卷第5期。